6月25日,党委副书记杨欲晓和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张虎玲为我校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共同举办的“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商业”主题展览揭幕,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与延安革命地纪念管理局所属的陕甘宁边区管理处、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签订合作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标志着校党委“大思政课”建设取得实质性推进。
签约仪式上,杨欲晓指出,yl12311线路检测是一所历经了“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赓续红色血脉的西迁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以“人才强校”集聚人才优势,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博士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果,成就了学校当前在省属高校翘楚的科技硬实力。延安革命地纪念管理局所辖各场馆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此次“一校一馆”联合策展、办展的合作模式,是将校外优质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实践育人体系的有效形式,有利于进一步聚焦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峥嵘岁月中的工业发展奋斗足迹,持续挖掘、讲透延安时期工商业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在持续构建博物馆“两馆、四厅、八陈列”的精神文化资源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杨欲晓强调,本次展览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举措,是双方推进将革命文物、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深入有效的交流合作,该展览为学校党建、团建、师生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建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阵地,为师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延安精神,积聚了优质教育资源。
杨欲晓要求,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把这个展览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学习延安作风、延安气派,为专题研讨深入学、联系学、系统学做好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党委宣传部、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以此次共建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延安文史部门合作交流,加强校、馆资源整合,在利用红色资源融入科研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阐释,培育工作特色,在深化“大思政课”平台建设上,用好实践研学平台,构筑起红色基因传承弘扬的精神高地。
张虎玲强调,近年来,延安以全面建成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目标,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资源。此次合作共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对传承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希望,要此为契机,发挥双方优势资源,持续推进互动联动,广泛拓展合作领域,深入工业遗址发掘保护,加强红色资源研究传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汪成军,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延安大礼堂)主任白晓峰,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延安大礼堂)副主任闫瑛,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校团委、工会、二级单位(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并集中参观学习主题展览。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商业”主题展览,是以工商业建设发展为视角,从党在延安时期发展工商业的基本政策、公营工商业的建立与发展、合作社经济的兴起与繁荣、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与贡献等四个单元全面梳理了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工商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与此展览同时开展的,还有“巾帼心向党,奋进新时代——近现代女性科学家人物志”“陕甘宁边区工业遗产保护展”等两个临展。
(核稿:方润泽 编辑: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