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新闻

芬兰阿尔托大学周权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

2017-06-26 09:12 文/机电学院 朱朝飞、李晨 图/机电学院 薛钰、朱朝飞 点击:[]


为强化机电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应学院邀请,6月19-21日,芬兰阿尔托大学周权教授来我校并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



6月19日上午,周权教授到学院进行了座谈。人事处副处长乔明哲、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书记和微机电系统方向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葛正浩代表学校和学院对周权博士的来校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微机电系统平台的建设及其相关工作的进展。




6月19日下午,周权教授对机电学院相关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和感兴趣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学术指导。首先周权认真听取了各位师生研究方向的介绍,并逐一对大家研究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随后,周权与师生分享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和先进技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周权不仅对各位师生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解答,更从自身经历出发回答了各位师生科研工作中的心理、规划、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6月20日、21日上午,在学术报告厅为研究生和部分教师进行了两场双语课程——微机器人概论的讲授。周权介绍了微纳米机器人的发展里程及其现今面临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对尺度效应、毛细力学、微纳米制造和装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微观尺度条件下的电磁力、毛细力、范德华力等多力耦合条件下的微纳米机器人装配、驱动技术的前沿成果及研究方向,包括其问题的提出、建模、实验和产业化应用。最后介绍了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周权的课堂内容图文并茂、理论讲解清晰易懂,不仅有基本概念的介绍也有理论上的创新和紧贴工程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共鸣。周权现场认真回答每一个师生提出的问题,到场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6月20日下午,周权一行赴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工程与光学测试技术研究所和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调研学习,并就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和项目合作等内容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精密所所长蒋庄德院士和仪器科学与精密制造系系主任赵立波教授深入座谈。蒋院士介绍了精密所的基本情况,微机电系统发展规划、国际合作交流等内容,总结了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精密所在研究方向、重大科学研究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精密所微机电系统研究方向与yl12311线路检测机电工程学院微操作和微机器人研究方向互补性强,愿意与yl12311线路检测开展合作和交流。随后实地参观了实验室,并详细了解该实验室在研究方向拓展、学科交叉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




6月21日下午,周权教授首先为机电学院及兄弟学院师生做了题为“Miniature Robot, Microfluidics and Micromanipul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葛正浩主持,学科办主任任工昌教授等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首先介绍了微小尺度下与表面相关的力的决定性作用,涉及周权教授题组在微型机器人、微流体和微操作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还生动地介绍了液滴辅助条件下的高速、高精度机器人装配技术及其应用;润湿性和微流体学的相关研究,以及近期该课题组在声波操控,材料特性和磁性粒子的微操作技术方面的研究。最后,周权教授简要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此次报告会不仅使我校师生掌握了微纳米机器人学方面的相关学术知识,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微纳米技术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了解到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科研兴趣。


新闻小贴士:

周权,芬兰坦佩雷工业大学博士,曾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现为芬兰阿尔托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纳米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控制、机器人及自主系统专业负责人,微装配技术方向的六国联合研发团队负责人。主持及参与二十余个欧盟、芬兰科学院、芬兰技术开发局及工业界资助的科研项目,总经费近三千万欧元。曾主持欧盟经济恢复计划的第一个科研项目FAB2ASM(2010-2013)。曾任IEEE芬兰控制系统、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及控制论联合专业委员会主席。现为国际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微纳米机器人方向主编,Journal of Bio-Micro Robotics编委,曾任Journal of Micro-Nano Robo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在内的多个国际期刊的副编辑或客座编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Small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等高影响因子权威期刊和IEEE ICRA, IEEE IROS等国际重要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长期从事微纳米机器人,微装配、微操作及微流体技术的研发,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成果。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奥尔登堡大学、瑞士洛桑技术学院、苏伊士技术学院、法国玛丽居里大学、弗朗什-孔泰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等知名大学有密切合作。

(核稿:夏祥林 编辑:雷超)

上一条:我校教师作品在省纪委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一项 下一条:校长姚书志在2017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