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我们这十年】在奋斗拼搏中勇往前行

——yl12311线路检测新校区十年建设发展成就巡礼
2014-12-22 09:38 文/宣传部 方润泽 点击:[]

编者按:今年,是学校新校区建设发展十周年。为全面反映学校十年来的奋斗与辉煌,宣传部组稿了学校、部分学院的十年建设发展的概貌通讯,并编辑制作了主题展、电视专题片、官方微博微信专栏,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旨在反映创业维艰,展示发展成就,凝聚师生力量,为学校即将召开的yl12311线路检测第二次党代会汇聚团结奋斗共识。

岁月像一条河

静静地从我们身边流过

那激扬起的浪花呵

不是叹息

却是心头最清晰的回忆——题记

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yl12311线路检测原址在咸阳市渭阳西路上,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城市配套完善。413亩的土地上仅有2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当初的设计规模能够为3000学生提供教学、生活保障。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消了包括中国轻工业总会在内的几乎所有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学校也由隶属中国轻工业总会(原轻工业部)管理划转至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1999年,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形势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务院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高等教育扩大招生速度从过去年均递增9%迅速提高到48%,学校办学条件的局限日益凸显出来,基础条件滞后成为制约学校的规模化发展的“瓶颈”。2000年以后,学校的研究生、本、专科生已近8000人,校区狭小,校舍陈旧,宿舍拥挤,教学区和生活区的许多设施都在超负荷运转。2003年起,现有的办学条件已容纳不下所有新生入校,学校不得已在陕西中医学院等多家单位租赁校舍安排新生,教学工作开展不便,学生生活条件差,学校还需要投入大笔租赁运行费用。

2000年年初,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校党委决定启动新校区建设的前期商谈和论证工作。学校先后与咸阳市、西安市等地方政府就征地选址、代征面积、土地出让办法等进行积极协商,在广泛征求干部教师对三处预选校址意见的基础上,7月,学校最终决定在西安市北郊未央湖渡假区南(今yl12311线路检测现址)建设西安新校区。2001年4月获陕西省教育厅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式立项,开始了土地征用、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9月,与未央区政府签订土地使用协议书,规划总土地使用面积1590亩。2003年6月,我校西安新校区建设被陕西省发改委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6月6日,党委书记潘中伟在上任的第二天就与时任校长罗宏杰、副校长崔继华、张美云、曹巨江等实地察看新校区选址,为启动新校区建设进行调研论证。8月,学校召开了跨越式发展研讨会,就西安校区建设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11月,学校召开了校区总体规划评审会,确定了新校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2004年10月,为解决西安校区建设前期工作推进缓慢的问题,实现加快校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学校党委决定成立西安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潘中伟任组长,时任党委副书记赵怀礼、副校长沈一丁和崔继华任副组长,下设西安校区建设指挥部,全力推进西安校区的基础条件建设工作。

西安校区的建设,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新校区建设当时全靠学校自筹资金,学校没有太多的资金积淀,社会融资没有政策导向,而新校区建设又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大笔的资金持续投入。如若建设中资金链断裂,学校将置身于破产的边缘……可以说,资金问题犹如一把高悬在陕科大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停止建设或暂缓建设,学校因校舍条件的拘囿,在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就会陷于停滞,与其他高校的差距会越拉越大,甚至会严重影响即将进行的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开工建设,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推进,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土地补偿金支付问题、征地农民的拆迁问题、工程建设费支出问题……等等等等,都需要大笔资金持续投入。回顾建设西安校区的战略决策,可以说学校党委决策层承受了巨大压力,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

面对这一形势,西安校区建设指挥部、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工作,在与各大商业银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争取建设企业支持理解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学校党委反复论证,权衡利弊,最终确定了西安校区建设既要稳妥审慎,又要积极主动,以时间换空间,以加快建设进度、必须满足最基本需要为要求,以非凡的胆识果断决定立即启动新校区建设,先行由建设企业垫资,抓紧开工,在建设中解决面临的后续资金压力等问题。

2004年10月24日,首批建设工程实验楼、教学楼破土动工,拉开了西安校区全面建设的大幕。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学校行政反复登门拜访各大商业银行,说明困难,求得支持和理解,争取商业贷款,可谓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最终从中国建设银行经开区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西安市钟楼分行等8家银行企业为学校新校区建设贷来了宝贵的建设资金。在西安校区建设的债务高峰,学校银行债务总额达到了7.45亿多元。又要偿还到期贷款本息,又要争取新的建设贷款,拆东墙补西墙,学校平均每天支付银行贷款利息近14万元,资金链随时可能会断掉!对此,参与工作的同志们记忆犹新,至今想起来都如履薄冰、心有余悸。2007年7月,学校召开了建校以来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上下一心,全面实施“效益工程”,制定了“开源节流”的一揽子措施和计划,盘活现有资产,大幅压缩办公经费,筹措出尽可能多的资金,保证新校区建设资金充足,确保新校区建设速度。“效益工程”实施4年里,在确保教职工工资、维持教育教学投入经费前提下,学校贷款本金逐年下降,累计支付银行利息2亿多元,教职工的收入稳定增长,教学、科研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效益工程”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一切为了新校区,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成为全校上下的思想共识。科大人“艰苦创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再一次发挥了凝聚人心、动员精神力量的作用,抒写了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

压力就是挑战,责任就是动力。面对资金困局,学校党委在充分酝酿、统一思想的前提下,果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校区周边开发建设,在出让优先租赁权的条件下,学校不花一分钱,就完成了27.5万平方米的后续教学、科研、工程实训工程建设。此举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国家也为学校节省了近6亿元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为校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在学校一边建设一边化解银行债务,负债总额由7.45亿元降至6.9亿元之际,2011年,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化解基本建设债务号召,党政班子充分把握政策,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利用自筹资金,加上事业费新增拨款和政府奖励资金,在保证学校资金运行平稳,教工工资和学生的奖补助款均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分两次将学校的6.9亿元银行贷款全部偿还,为全省化解高校债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还款数额和奖励金额双居省属高校第1位。通过化债,学校不仅解除了高额贷款利息的负担,而且获得省财政奖励资金2.25亿元。此时,距学校主体东移完成刚刚五年。

债务危局的化解,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学校自2012年起,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迅速增长,2012年-2014年教学科研投入总和相当于2012年以前7年总和的1.5倍,在陕西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同时,债务化解后,相当于每年为学校节省了几千万元的利息支出,学校用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开建二期教工住宅楼、幼儿园、老年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民生项目并上调教职工绩效工资,2014年教职工年平均收入较十年前翻了两番……

成功的资金运作,是yl12311线路检测新校区建设最重要的经验之一,今天看来,破解西安校区建设资金困局,需要胆略,需要团结,更需要智慧!

盐碱地上崛起一座新城

yl12311线路检测现址是古渭河冲积滩涂,土壤层薄,砂砾淤积,地质构造复杂,土建难度很大。在这里建设施工,对于建设单位工程技术要求很高。由于要做大量的基础加固施工,建设工期很难保证。

为推进新校区建设,及时解决工程施工、协调工作力量等方面的问题,2006年2月,校长沈一丁亲自担任西安校区建设与管理指挥部总指挥,在西安校区建设与管理指挥部住下来,现场办公,立行决断,加快西安校区各基本条件建设的步伐。为保质保量地完成西安校区各主体工程的建设任务,西安校区建设指挥部的领导和同志们兵分几路,和建设单位泡在一起,研究工程技术难题,落实工程进度,解决设计变更……饿了,随便扒拉几口饭;困得不行了,就地打个盹又投入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时间,眼睛盯着工程倒计时牌,心里装着责任和担当。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确保各主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按期完工,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名普通建设者的全部心智。

正是在陕科大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之下,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发展稳步展开:

2005年8月,教学楼、实验楼A、B区,青年教师公寓交付使用;

2006年10月,沁园餐厅投入使用,11月,标准田径场A标段封顶,12月逸夫楼交付使用;

2007年,教学区景观工程基本完工;

2008年1月,风雨操场交付使用;6月,教工住宅楼交付教职工装修入住;7月,图书馆交付使用;

2009年7月,人工湖及景观工程完成;至11月,学生公寓全部交付使用…

条件建设的基本成熟,成就了学校的各项重大工作有序推进:

2005年10月4——6日2005级新生入校报到;

2006年2月,学校西安校区正式启用,12月25日,学校主体东移全面完成,我校成为全省异地建校并实现整体搬迁的唯一一家高校;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次;

2010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10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至此,一所恢弘大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可容纳2.7万学生的现代化校园全面建成,校园规模扩大了2.24倍,固定资产增长了3倍,一代陕科大人为yl12311线路检测的建设和发展交上了一份完满的答卷。

按照原定规划,未央大学城的后勤保障归省教育厅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建设。因多种因素制约,教职工住宅项目迟迟无法开工。学校校园建成了,大部分教职工家还在咸阳老校区。大家或者整日坐校车来回上下班,或者几个人挤在办公室、实验室拉简易床凑合一晚。此情此景,让人记忆犹新,个中的艰苦和不易,令人难以忘怀。可以说,西安新校区建成后,每到夜晚,校园里几乎只有学生和学生工作干部。安居才能乐业,没有教师的校园是没有灵魂的,这样下去既影响学生情绪的稳定,又影响教学、科研等工作,无法实现建设新校区的根本目标。学校党委基此指示相关工作部门,积极与高校后勤集团协商,拿回教工住宅楼的建设权,解决好西安校区建设最大的民生工程。经多方努力,西安校区教工住宅楼一期项目2006年4月开工,2008年6月,15栋902户教工住宅楼交付教职工装修入住;2012年7月,3栋高层770户教工住宅楼二期项目开工,2014年12月全部交付使用,学校党委兑现了对教职工最大的权益承诺。

回首西安校区的建设,学校克服了跨行政区域建校的巨大困难,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完成了基本条件建设,实现了学校主体东移,这在陕西省内高校是绝无仅有的,创造了陕西高校新校区建设的“深圳速度”。同时,学校以人为本建住宅,按照保发展、保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使得大多数教职工在西咸两地拥有两套住宅,让教职工分享了学校的改革发展的最大红利,凝聚了广大教职工的人心,汇聚了对学校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心民意基础。

在此,我们不能忘记,在西安校区建设的日日夜夜里,学校领导不惧严寒酷暑,多次赴新校区建设工地落实推进工程建设;在西安校区指挥部,有的同志一手打着点滴,一手阅看图纸;有的同志不顾身体病苦,却仍然坚守在建设第一线;有的同志在去外地采购建材的途中突发心脏病,心脏搭了5个支架;参与西安校区管理的同志一脚泥泞、一身湿衣,奔走在教学、生活各个点位上解决困难和问题……

我们不能忘记,在搬迁中,师生打起背囊,秩序井然地搬家。没有埋怨,没有感伤,带走了对yl12311线路检测美好明天的憧憬,留下了对工作、学习、生活了多年的老校园无尽的依恋和怀念。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教职工把五、六十年代的桌椅也搬到了新校区,那些搬迁安装好的老教学实验设备,被老师们擦拭的明光铮亮……

我们不能忘记,学校教职工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学校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三更眠、五更起,披星戴月,舟车劳顿,往返于西咸两地之间,年迈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都无暇顾及,成为一群令人肃然起敬的追赶太阳的人!

凤凰浴火而新生

学校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没有发展,建起再好的校园,也是一座没有灵魂的“空城”。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得好,“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良窳,几乎全系于师资与设备之充实与否,而师资为尤要。”能不能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联结着yl12311线路检测的未来。

yl12311线路检测从来就不缺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从1958年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到2014年的yl12311线路检测,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肖连波、杜春晏、游恩溥、潘津生、田家乐教授等一代一代陕科大人的大师风范、学人风骨,筑起了yl12311线路检测师德师风建设的巍然丰碑,为我们陕科大人擎起了奋勇前行的精神大纛!

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学校整体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贡献率、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的“两个增强、两个提高”上下狠功夫,坚定实施“人才立校、科研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工程”、“质量工程”,通过加快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高地等措施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和拓展育人工作框架,稳步推进内涵式发展,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

十年来,学校博士、硕士学科授权点增加明显,涵盖了工、理、文、哲、经、管、艺、医等8大门类。新增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项资金1.31亿元,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条件保障。

十年来,教学建设经费逐年大幅增长,学校十年累计投入6.24亿元,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持续性保障。新增6个门类18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一志愿报考率连续8年稳定在90%以上,学校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教研教改稳步提升,张美云教授主持的《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25项获省级教改成果一、二等奖,26项教改项目获省级及以上教改立项。

十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勃兴的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力:我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项287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105项、厅局级奖179项;学校十年累计科研投入2.1亿元;较2004年,学校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年度立项增长了5倍,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总数增长了8倍,科研到位经费增长了15倍,人文社科研究立项提速明显,科研布局渐趋协调。尤其是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年度和累计专利工作排行榜上,学校稳居全国高校前位、陕西省高校前列,陕西省属高校首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十年来,学校立足于现有教学科研人才的培养,二、三级岗教授增加了27人,学校先后遴选出两批次校级学科带头人(27人次)、学术带头人(82人次),培育学术骨干105人,组建了三轮科研创新团队和1个国家级、10个省级教学团队,很好地发挥了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为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搭建了坚实的教学科研平台。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十年来共引进博士15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提高了24.7%,教师队伍呈现出思想政治素质好、学历职称高、学缘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特点,实现了师资发展规模与质量“双提升”,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新一代科研中坚力量。

十年来,学校狠抓党的建设,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抓基层、固基础、创先进,在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师生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红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校园舆论的中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英模群体。学校精细及功能化学品创新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2012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

“十年生聚谋发展,我辈岂是蓬蒿人。”十年新校区的建设发展,既是一份喜悦、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激情、一种责任!yl12311线路检测的成长壮大,是伟大祖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如果没有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没有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陕科大人的团结奋斗,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站在新世纪、新阶段,放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是前有典型引路,后有追兵紧逼,我们重任在肩,不容懈怠。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学校的发展蓝图即将绘就,我们坚信,有了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有了广大师生的众志成城,只要我们扭住学科建设不放松,继续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兴师德、铸师魂”,以党建带队伍、以党建促发展,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yl12311线路检测这棵参天大树必将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责任编辑:杜杨)

上一条:财务处张学平入选2014年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下一条:首届“科大好舍长”选举 温馨传递浓浓舍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