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应我校科技处、前沿院及化学与化工学院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黔楠研究员和华中师范大学冯国强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作了题为“LED激发小型荧光光谱检测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化学品从头生物合成途径设计技术体系构建”和“小分子荧光探针与生物成像研究的报告”。报告会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仝建波主持,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杜一平教授针对生物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光谱分析仪器缺乏便携性等问题,通过固相萃取技术,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通过荧光技术分析富集了分析物的固体膜,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为了简化光谱分析仪器的结构,提高便携性,杜一平教授开发了以LED灯作为激发源的荧光分析技术,实现了生物毒素快速、在线、低成本检测。最后分析LED激发的荧光分析技术在食品、饲养等领域中商业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初步的解决方案,有望开发新一代的光谱分析新技术。
胡黔楠研究员针对生物合成在替代传统化学合成中遇到的合成创新、路径创新等问题,通过基础大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多层级生物合成数据库,指引突破物质制造的局限性。从合成分子、菌株类型、合成途径等方面,构建多层次数据统计工具,建立6万多个生物合成的分子数据库。开发了分子、菌株、途径等数据库,从合成原料、菌株类型、合成途径等方面判断生物合成的创新型,预测生物合成的可行性。以所构建的数据分析工具为导向,设计了高效、新型的生物毒素降解新方法。
冯国强教授围绕H2S和CO等可指示或诱导疾病发生的小分子在体内丰度低、同源生物分子表达水平高的问题,设计了可特异性识别H2S和CO小分子的高荧光产率的探针分子,实现了H2S和CO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光谱分子。开发可识别溶酶体的荧光探针,实现溶酶体的体内成像以及细胞经溶酶体摄入抗癌药物的过程。围绕肿瘤早期、精确诊断,设计了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荧光探针。
报告最后,杜一平教授就师生们对于生物毒素荧光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LED灯激发的荧光分析仪器的结构和光路构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解答。胡黔楠研究员就如何通过所建立的数据分析工具筛选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可行性、数据库使用方法等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讨论。冯国强教授与师生交流讨论了肿瘤小鼠建模、荧光分子探针设计、荧光基团调控等问题。
新闻小贴士:
杜一平,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近红外、拉曼、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和小型光谱仪器研制,以及化学计量学算法研究,并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医药检测,以及工业在线光谱监测等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等项目,以及横向项目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主编出版《化学计量学应用》、《分析化学计量学》、《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等著作。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理事、分析仪器分会光谱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分子光谱协作组组长。
胡黔楠,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开发了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合成/毒素降解反应/途径数据库,以及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数据驱动合成/降解途径理性设计技术系统。获批了中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成立至今牵头申请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科技部重点专项首批咨询委专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指南评估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视频答辩专家组组长;科技部重点专项绩效评估专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评审专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基金;Briefingsin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FoodChemistry等杂志审稿人。FacultyOpinions(原F1000)来自中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7个member之一。
冯国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导师王梅祥研究员。冯国强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立体选择性生物转化反应研究、磷酸酯水解酶的小分子化学模拟研究、动态组合化学、大分子的合成与自组装、生物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荧光探针和化学传感器、生物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在J.m.Chem.Soc.;Angew.Chem.Int.Ed.;PNAS;Chem.Commun.;Anal.Chem.;Adv.Syn.Cat.;Biosens.Bioelectron.;ACSAppl.Mater.Interfaces;J.Org.Chem.等国际化学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40(Scoups数据库)。2015-2017年三次入围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先后获得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资助6项,参与重点项目1项。2014年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核稿:仝建波 编辑:王舒婷)